留着昨天历史 不负今日春光
——我读《白家村志》
时间:2023年02月06日
不久前,50多万字的《白家村志》(以下简称《村志》)出版,这部《村志》是为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扶风县天度镇齐横白家一个自然村写的村志,是在以白志礼为名誉主任、白德发为主任的编委会组织指导下,由白宗孝主编,倾力笔耕,广大村民热心参与完成的。以一个自然村的村史能写到如此程度,依笔者所见是不多的,在目前已出版的村史村志中,至少在扶风县是一个首创,堪称巨制,实属不易。《村志》出版是一件可庆可贺的事情,也成了白家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特向编者致敬!也圆了编纂者为那个生养自己的村子,在有生之年要编一部“史”的愿望,使自己那浓浓的乡愁得到了安放。如今,《村志》摆在一些图书馆的书架上,那是编者自己生命的延续。
“自古僻壤皆无史,且留一册在人间。”《村志》为这些注定无法出现在正史中的当代“小人物”,做了记载和描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部村史中活灵活现。利用疫情闭门间隙,认真地阅读。我拜读《村志》之后,深深感受到了《村志》的磅礴力量,兹从如下五个方面谈谈我的读后感。
一、《村志》简介
《村志》共八章,依次为“村情概览”“宗族人口”“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文教卫生”“风俗民情”“重大事件”“人物辑录”。历3年孤灯夜战,完成编纂工作,四易其稿。《村志》保存了不少本村社会、经济、人文习俗方面的资料,对后人研究明清时期本村乃至扶风的社会生活,具有真实可靠、鲜活具体的认知意义。本书既有农业科学家白,也有普通庄稼能手的记载;既有传统农村诗情的描绘,也有向现代化转化过程中农村衰落的记载;既有白靖旗20世纪30年代初期参加陕西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描述村民白自廉遭土匪抢劫,情急之下,头顶破屋顶顺利逃跑的生活趣事的记载。读这些生活趣事,先觉得趣味横溢,忍俊不禁,掩卷深思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时而又转哀怜,这是时代的悲哀。
我对本书影响较深的是第一章“村情概览”中的“白家溯源”、第二章宗族人口中的“宗族与分支”、第三章经济发展中的“专记 紧张繁忙的夏秋收种”、第六章第六节“民风”、专记“妇女地位与奉献”、第七章“重大事件”以及“附录”。
关于自然村的传说来历,以及姓氏的溯源等,虽然清嘉庆二十四年宋世荦纂的《扶风县志》,清光绪三十二年谭绍裘的《扶风乡土志》、1985年出版的《扶风地名志》都有一定的记载,但对于本村的记载并不详细可靠。读了《村志》就能回答了如下问题:“我们村为啥叫白家村?”“为啥先后有齐城白家、齐胜白家、齐横白家,齐横白东、齐横白西等称谓”“什么年代建的?”“村里白、王、高、刘等姓氏,都是从哪迁来的?”一位村民说:这些莫说年轻人,像我们这个岁数的,都不一定知道这些。”“宗族与分支”这一部分指出:本村有八大分支,并详列每一分支现在村民的名单,读后使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村民)明白谁家与谁家是“门子”。撰写宗族与分支的过程就是寻祖问先、知根报本的过程。“紧张繁忙的夏秋收种”反映了村民勤劳奋进的精神。“民风”中“勤劳创业、齐心并力、孝亲善邻、崇德好义、重耕兴学”的记述确是对村民的真实写照,也是白家村村民的最突出最鲜明的优良传统。
“妇女地位与奉献”这一部分,既赋予她们自然性别,又赋予她们社会性别,既历史地反映了白家村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又详细记载了她们的历史贡献,符合历史的真实。
“第七章重大事件”表面上比较容易撰写,实则难度很大。撰写这一部分有两个难度,一是,什么事件可以作为重大事件,选择这个标准必须具备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具有理论思维,而这不是短期就能弥补这些知识的。二是,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撰写有一个详略程度,这个度不好把握。过详可能冲淡主题,过略难反映出“重大”二字,没有一定的积累是难以写好的。
“附录”既有记载村民参加革命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也有描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风貌的。同时,也补录了一些诗词、散文等文献,作为记事的佐证。
二、《村志》 撰写突破了理解关、史料关、写作关
撰写《村志》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克服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一些村民刚开始并不理解撰写《村志》的重大意义。“刚开始时,亲朋好友都想不明白:你退休了,不在家享清福、带孙子,还自掏腰包瞎折腾啥?村上那么多人都不干,你凑什么热闹?图个啥?”编者多次听到这样的话。有些甚至说,费那么大的力气写《村志》,还不如想办法让我们富起来。二是,受历史环境、村民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影响,村民们在数年来真正积累下来的史料太少,“文革”更将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家谱、档案、日记、石碑等遭毁。《村志》所需的史料严重缺乏,正如编者在后记所写的那样“找米下锅”。即使是一些有限的史料,一些村民因各种考虑,也不愿意提供。三是,个别村民受已有观念的影响,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村史。这样,往往会对同一历史事件不能达成共识,也给撰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些困难,编者等多次深入本村,向村民们讲清四个道理:一是但凡一件事情发生后,就有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印象,被人们记忆。而要将这种印象或记忆表达出来,必须藉靠一定的语言或文字,因此就涉及对于此事件的描述或解释问题,《村志》既是常见的记载方法,也是缅怀时代、挽救村落文化的方式。《村志》是一部很好的乡村教材。二是每一个人每天要吃饭才能生存,粮食只能提供肚子的问题,而精神文明才把握着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一个人要生存的好,仅靠单一的物质文明是远远不够的,精神文明才是人持续发展的最强大的力量。大家都知道物质上贫穷的可怕,但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如果精神贫穷依然存在,即使我们暂时摆脱了物质上的贫穷,威胁我们幸福的东西也始终存在。一个村庄也是如此,撰写《村志》是精神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武汉大学社会学家贺雪峰教授通过调查认为,中国农村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农民收入太低,劳动太重,而是消费不合理,是社会关系失衡,基本价值失准,是文化的失调。村史不但影响村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全国各地也积极开展撰写村史、建村史馆等活动。本村撰写《村志》也是响应国家号召,正当时。三是撰写《村志》对于继承和发扬白家村好的传统如勤奋节俭、齐心团结、崇文重教、忠厚诚笃、宽容仁爱、敦亲睦邻的优良村风和家风,建设美丽乡村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四是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它为我们写下历史的华章,岁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故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它记载下来,流传下来,这是我们白家村每个村民的责任。白家村史客观存在着,是每个村民都无法绕开的,今天我们不写,后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得撰写。讲清这些道理后,终于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村民们的积极性普遍有所提高,如白若金的后代拿出自己家族的家谱。使编写者过了理解关。
白家村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按说,应该有不少记载。可本村历史上形成的文字资料很少,而新旧县志记载更是匮乏,编写资料少得可怜。针对史料缺乏的问题,编者多次到扶风县档案馆、扶风县民政局等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并采访了健在的白效儒、白恩科、白文君、党晓宇等人,《村志》中每一个字,每一条数据,都是他们问东家、走西家,用脚“走”出来的,用嘴“问”出来的。为了得到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对一些历史遗迹进行采访、拍照、调查等。碰到村民说法不一致的地方,编写者还不怕麻烦,到现场实际调查。从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编者总随身带笔、笔记本,听到有用的,马上记下。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载许多数据、人名等,通过不懈努力,过了史料关。
《村史》在撰写时要面临家族之间、家族内部;官方表达与实践逻辑不一致;国家权力与村落社会等矛盾。针对此情况,《村志》尽可能不涉及家族矛盾,多记载扬善的人和事。对于存在的官方表达与实践逻辑不一致、国家权力与村落社会矛盾,以本村实际发生为准。村史、村志的撰写是一件风险性很大的事情,写得好,可引导大家从善如流,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则可能使一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弱者,尽学些不好的东西,没有起到写村志的目的。针对此种情况,编委会在村志初稿形成后,多方征求村民的意见,编者对每一个字都掂量一番,尽可能回避使人产生误解的事情发生。
三、《村志》达到了编写者的目的
从全书来看,它达到了撰写者如下三个目的:
一是如实记载了本村的历史,留住乡愁记忆(即存史)。美国着名的思想史家海登·怀特说:写作一部历史就意味着要将某一事件置入一个语境之中,将其作为部分而与某个可以设想得到的整体关联起来。这就是说,对于历史事件,只能在当时的场景中进行思考,而不能按照现在人们的想法来思考和判断过去的事件。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村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村上过去实际发生的历史事实,这是客观的,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其客观性;二是人们对村上过去实际发生的历史事实的记载和解释。这既有客观性的一面,又有主观性的一面,这样,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的印象或记忆既可能有相同之处,也很可能存在不同。因为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选择性的,由此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件的描述或解释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歧异。这启示我们,对村史的记载只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在撰写《村志》对历史事实的态度上,每一个文字都要慎之又慎,尽量恢复历史原貌。显然,《村志》中的历史有时是指第一层意思,有时是指第二层意思,具体情形由读者判断。
《村志》将本村独特的农耕文化、优秀的民风民俗永久记录延续下来,把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更好地融汇在一起。如对白家村村民在土地上像绣花般种植、经营线辣椒、油菜、大棚菜等经济作物的记述,体现出本村的特色,显得真实、可靠。
对那些“不好把握”的人和事,一些村民有不同的观点和考虑。亚里士多德曾断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在人类社会——尤其政治组织产生以后,作为个体的人的行为和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和政治的痕迹。个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解释,往往也很难幸免。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不同群体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解释和评价总会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并欲藉此影响社会民众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记忆和解释。我们撰写《村志》必须持客观、求实的态度,大家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具体碰到这类问题,就能比较好地解决了。
《村史》里也不乏客观的记述。民国时期,抽大烟使家业衰败的人和事,人们普遍认为是不光彩的,许多书写者是极力回避的,《村志》则如实记载白庆耀年轻时抽大烟,致使家庭困穷以及衙门催白兆玉家交公粮,甲长白富元帮白兆玉家说清,反被催粮者抽了几鞭等事。一位村民说:《村史》“没有夸大谁,也没埋没谁。”这是老人对这本书的由衷评价。
纠正前人的误传,恢复历史原貌。如白靖旗参加革命被枪杀一事,因白靖旗参加地下党,许多身份不能公开,加之此事发生在西安,村上一些村民并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就连白靖旗的堂兄也误认为白靖旗是因贪污而遭枪杀的。白靖旗在一些村民那里,传说成了历史,历史成了传说。针对这种情况,编写者通过实际调查,查阅相关当事人的回忆录或回忆文章后认为:仅为家里运送一马车木料,而遭枪杀的可能性极小。当时,国民党当局是以“通匪”“非法集会”“为匪区运送枪支、医药”“贪污”四大罪名枪杀白靖旗的。关于“贪污”一事,事实是:白靖旗确实给家里送了一车木料,除两根檩条没有付款外,其余木料均已付款。显然,所谓贪污只是国民党当局一个政治说辞而已,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利用军职为陕北边区运送枪支、医药,支援陕北革命才是机枢。
如实记载,唤起了一些读者的兴趣。正如扶风县文化馆的党立科阅读后所言:“看完栓羊的《王爷》和回忆我叫三舅的《白俊堂西安创业》,我很感慨,没有村志,村子人写的文章再怎么感人也无法像这么集中的出现,你(们)是将这些珠子串起来的人!”
二是,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村志》记载白靖国、白云鹏等捐资助学,鼓励白家村农家子弟的人和事,薛玉琴、张安侠、白栓羊三兄弟孝敬老人,白升礼悉心照顾多年卧病的妻子,通过这些文字符号向村民们传递着善的信息;他们的精神境界如此之高,也感动了撰写者。一些村民教育自己儿女时,第一句话就是:“你看人家白德平出国留学多好,你们就应该学这个样样”,朴素的话里含着激励。白君礼说:记得小时候家规家训很严,父亲动不动就打我们兄弟姐妹,我们很不理解,现在才知道家教的重要。不但自己经常阅读《论语》《三字经》等,也把这些古代经典文本送给孩子,期待把家族文化传承下去。美国作家克里夫顿·费迪曼说过:当你读经典时,你对书的认识也许不会变得深刻,但是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我说,阅读《村志》你可能不认识《村志》中记载的某个人物,也可能改变不了你当前的生存境况,但能增强你对白家村以及你自己家庭的认识,会对未来提供方向,产生希望,获得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三是,初步培养了村民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虽然,一些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些是文盲,但《村志》使他们懂得了不能忘记过去,人是历史性存在的道理,引发大家“寻根问祖”的热情。一些村民说,“尽管我们今天和传统社会已经不同,但儒家文化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个社会来讲,家庭是它的细胞。了解我们的村史,对我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些村民也开始反思,目前农村空壳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甚至有些村民极端地说出我们应该恢复乡贤治理的模式,复苏耕读文化,医治空壳村的话。
四、《村志》处处渗透着编着者难以了结的乡愁
艾青有一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抛开村志指导者、编写者白志礼、白宗孝等为本村做实事不说,仅就发起撰写《村志》这件事而言,没有爱村爱民之心,没有寻找自己内心的乡愁,是不可能写成本书的。漂泊在外的游子、离别家乡的故人,心底最深处都有一份难以忘怀的乡愁。阅读《村志》,我明显感觉到编者的初心所在:为故乡和故乡人写“史”。《村志》书前的题词让我至为感动:谨以此志献给勤劳善良崇德守义的白家村人。这份题词正是《村志》的写作缘由和精神内核。他以乡愁和心血为墨,以文字来打量乡村之变。“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村志》成功地抓住这个“道”。
在调查和采访过程中,一些年劬德高者说:“活了一辈子,村上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一砖一瓦都是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本自己历史。”“熟悉情况的老人,要么已经过世,要么记忆模糊。如果前几年写的话,一些知情者健在,就会使《村志》写得更好些。再不去写,村史就成了一部缺皮少页的书。”“现在的年轻人,石磨、水车、马车都没见过,过去吃树皮的事没听说过,如何感受前人的艰辛?用村史记录下来这是好事。”“村东头那一块清初的节孝碑,被人推倒埋入地下,具体记载着什么事?再也无从了解了。你说可惜不?”“等不起、坐不住呀!”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化传承,成了编者采访得到的主要结论之一。正是编者这种爱与村民的期待的双向互动,又促使他们产生了更大的力量和勇气。
五、带着生命的体温
《村史》读来感人,除了作者杰出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因为它是带着作者生命体温的,对细节的关注和精微描摹,正是作者对过往情深的体现。没有这样切身的体验和至深的感情,作者的笔下跳不出那么多生动的人物来。但作者又不一味抒情,每写到情感将近满溢之际,便断然打住,让你在沉默无言中感受那份情感的厚重。
这在《紧张繁忙的夏秋收种》中呈现得特别精彩。其中有一段:“夏收从割麦到碾打,是一年当中最为繁忙、紧张、劳累的日子。麦黄开镰,男女劳力不等上工铃响,带着镰刀和磨石,提罐凉开水再装几个馍,天麻麻亮就下地,乘天凉收割,中午饭后还不歇息,顶着日头抢割,一直要割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收工。有时晚上喝了汤,还有社员加班收割。那些日子,男女社员忍受着太阳的暴晒和麦地蒸笼般的炙烤,顾不得灰土扑面麦芒刺,低头俯身,弯腰屈膝,双手并用,搂麦挥镰,不停地割,一镰只能割一大把麦子,一捆麦子至少要割五六镰,割完一亩麦不知要这样连挥带搂多少次,汗水要把衣衫湿上多少遍!这样没命地干,平均一天男劳要割一亩半左右,女劳要割七八分;男劳最多的能割两亩多,女劳最多的能割一亩。落户白家村的高芳元,身高力大,做活麻利,割麦更舍得力气,那时就有“高芳元,真能干,一天割麦二亩半”的顺口溜。这样割一天麦下来,男女社员无不筋疲力尽,腰疼手酸,胳膊腿发硬。”这种画着“地图”的衣衫,“一个夏收下来,男女社员人人都要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的文字和“能割二亩半”的顺口溜,反映出了村民们的辛苦和不易。同时,也反映了村民在一个紧张、热烈的夏天,与命运抗争、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正是“常年繁重的生产劳动,持续紧张的夏秋收种,使人们得不到正常休养生息,村里许多人因此身体累垮,加之有病硬扛,便落下病根,很多人患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滑膜炎、骨增生、胃炎、胃溃疡等病。有的关节、腰椎变形,身不能直,行走艰难。有的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饱受病痛折磨。”描绘出了村民的生命图谱。
读到这里,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一个秋天,天下连阴雨,我和母亲挖着一捆又一捆玉米秆,装入架子车,当我用力拉架子车,架子车攀绳断了,我和母亲都摔倒在水坑里,成了泥人。无助问秆秆不语,哗然一声散落地的情形时,我哭了。
“妇女地位与奉献”中载:“从20 世纪50 年代初起,白家村妇女开始走出家庭,接受扫盲教育,识字学文化,提高思想觉悟。自合作化时期起,逐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至公社化时期,“妇女能顶半边天”,已经成为集体生产劳动的主力之一。她们常年与男社员一起,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地干,从庄稼播种、收割到碾打,从炼钢铁、背矿石、修水利、平整土地到担水浇地、拉架子车运土送肥,几乎与男劳一样出的是牛马力。白东组的张春燕、王转秀说起1958 年上山背矿石、挖育林坑遭受的难场,仍心有余悸,不堪回首。那时,她俩一个21 岁,一个20 岁,都坐完月子不久,因担心不上山队里食堂给停灶,不得不跟上男女劳力去背矿石。几十里山间羊肠小道,坑坑洼洼不说,不时要翻沟翻山,高一脚低一脚地走,走到背矿石的樊家磨沟时,腿已经肿得如碗一般粗。”
没有一句多余的抒情,就把一个“巾帼不让须眉”母亲形象呈现出来了。我小时候就在村上见过许多这样的“母亲”。
再如,“文革”白都生胳膊被打伤,全村提着铁锨、撅头等农具,包围了打人者的汽车,一幅陈忠实《白鹿原》中的交农图案在白家村上演,让读者感到白家村村民团结的力量。类似记载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书主编退休前曾撰写过《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公路志》《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水运志》,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和能力,并且《村志》的写作水平已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远远超过同类。但从完美和精品角度而言,我觉得还有待加强。一是本书仅作为内部资料出版,没有公开出版,这限制了本书的传播和影响力,这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二是史料还是缺乏,这影响了《村志》的深度、高度。如农村文化史,包括乡风民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节庆文娱等,但因史料缺乏,关于宗教记载部分只能简略记述一些,还无法将其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体验中去。再如,农村社会史是《村志》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组织管理及其运作方式、社会结构(如户籍划分、阶级结构和社会阶层)、婚姻(包括婚姻观念、婚姻行为、婚姻状态)、家庭和宗族(家庭结构、宗族制度的发展变化、宗族制度的组织形态、政权与族权之间的关系、宗族制度的社会功能等)、社会流动(正常流动和人口迁移、非常状态下农民地位的变动的非正常流动)、社会冲突、社会心态等,内容宏富,但苦于无相关史料,社会冲突、社会心态只好忍痛割爱。而缺少这些内容,难以全面反映出白家村变迁过程中,村民们既有对新生活的‘盼’与对老村落的‘念’的复杂的博弈过程。望下次修改时,能充实这些内容。
作者简介:白君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