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字体:      】  打印
        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新动能”情况
        来源:宣传教育与统战处     发布时间:2022-11-22 16:57    浏览次数:次    

            

        IMG_8143(20221122-163347)_副本.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2年11月22日10时,中共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马云,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处处长夏学礼出席,介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新动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第二场,很高兴邀请到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军先生,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马云女士、区域创新处处长夏学礼先生,请他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新动能”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王军副厅长作介绍。

        01.png

        王军同志介绍我省科技创新工作

        王军: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阶段,很高兴参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宣传报道。下面,我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谋篇布局,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在全省人民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力加速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日益凸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

        (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从2012年的57.06%提高到2021年的67.86%,排名全国第9位。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从287.2亿元增长到700.6亿元,年均增长10.42%,研发投入强度由2.03%增长到2.35%,排名由全国第9位进至第7位;技术合同成交额从334.82亿元增长到2343.44亿元,增长了6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1万件增至6.7万件,增长了5.1倍;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91项,数量居全国前列。2020SCI收录陕西论文数26541篇,排名全国第7位。

        (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势见效。20213月,省委、省政府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着力打造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和总平台,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制定秦创原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监测指标体系和专项考核办法,梳理秦创原总窗口政策包,形成“1+N”政策体系。二是服务体系覆盖全省。搭建了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秦创原创新服务体系。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和11个地市分中心、2个行业分中心全面运营;秦创原网络平台省级平台与10家分平台互联互通,汇集数据800余万条;秦创原发展公司建立秦创原e站服务平台,入科创企业及团队达1033家。三是三器样板示范带动。沣东孵化器总基地等5个立体联动孵化器正式授牌,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等6个成果转化加速器加快建设,30余个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共同打造两链融合促进器样板集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四是总窗口聚合效应凸显。西咸新区总窗口794万平米科创载体投入运行,引入28个孵化器、74个专业服务机构、65个金融机构,新增科技型企业1400余家,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93家;为1400余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4.3亿元;引进了以三一、隆基、同力重工、源杰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

        (三)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年来,陕西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础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基础研究实力居全国前列。省本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由2000万元增长至近2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资金数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在3D打印、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朊病毒、基因工程、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01”的原创性成果。二是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紧盯争创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先进阿秒激光、电磁驱动聚变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成功获批,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一期初步建成三是优化布局实验室体系。组建空天动力、含能材料2个陕西实验室,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全省已建设20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逐步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基础研究平台体系。

        (四)创新驱动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十年来,我们坚持科技创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载人航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北斗组网、华龙核电、中国天眼、大飞机、奋斗者坐底、特高压输电、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均有陕西科技的贡献。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审定通过小麦、油菜、苹果等农作物新品种768个,仅小麦良种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30亿亩,增产约240亿公斤;小麦条锈病防治关键技术成效突出,年挽回小麦损失40多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始终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增材制造(3D打印)、民用无人机等领域,一体化布局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两链融合重点专项等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核心产品,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省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钛材加工量全球第2,半导体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新能源汽车、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2021年,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312.41亿元,是2013年的2.2倍,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4.5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量的贡献率达到21.9%

        (五)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稳步提升。十年来,我们不断强化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企业科技创新需求,联合多部门实施“1155”创新工程,积极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组建8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0余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29四主体一联合校企研发平台和22个新型研发机构;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汇聚了700余家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700多个技术难题,技术服务合同金额超过3.9亿元。2021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85.1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从2012年的44.31%提高至54.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705,数量比2012年增长了55.6%。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梯队培育链条。2021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8397家,比2012年增长了6倍,上交税额591.3亿;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8年首次评价的4301家增长到2021年的11189家;1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过会),数量居西部前列;全省79A股上市企业(含过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达到81%

        (六)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民生改善。十年来,我们坚持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一是科技抗疫成效明显。面对新冠疫情,紧急部署科技攻关专项,支持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和人体温度筛查红外热像仪等在抗疫前线应用推广,陈志南院士团队开展的抗新冠肺炎特异性抗体药物人源化美珀珠单抗注射液获准开展国际多中心II/III期临床试验。二是科技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治霾等专项研究,制定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多功能水文生态原位综合监测基地,为我省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贡献科技力量。三是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3+X”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组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推动5600名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全省6452脱贫村,累计服务农民67万户,辐射带动320余万增收致富柞水依靠科技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安塞以新品种新技术发展苹果种植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

        (七)区域创新体系日完善。十年来,我们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牵引,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布局、协调发展。一是健全区域创新发展体系。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资源网络平台,推动西安富集科技资源向各地市辐射,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1个、省级创新型县(市、区)67个,有力推进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出台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成7个国家高新区、18个省级高新区。2021年全省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8221.88亿元,占全省GDP27.59%成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三是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出台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杨凌建设国家级种业创新中心、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立以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在作物遗传育种、小麦条锈病防控、反刍动物遗传进化、苹果抗逆生物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八)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潜能。一是加强科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了高效有力的政策体系。二是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整合优化科技计划体系,改革项目指南形成机制,规范项目过程管理。实施技术总师负责制、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模式,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组织方式。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持续为创新主体减负松绑、放权赋能。三是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实施三评改革,破除四唯倾向,建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分类评价体系,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等,全方位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四是推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75所高校院所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大力破解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推动21794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2139项成果实施转化。举办三项改革成果路演和创新团队系列路演25场,推介项目115个,32个项目成立法人实体,其中24个在总窗口注册公司。三项改革被国务院作为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科技部多次肯定并专刊推介。

        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进行专章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报告突出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党和国家的科技事业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陕西是科教大省、人才大省,创新综合实力雄厚,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要求我们把创新抓得紧而又紧,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锚定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国第一方阵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具有陕西特色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全省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牢牢把准科技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从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高度强化统筹谋划,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高度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高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我省科技战略需求和产业研发优势,系统推进有组织、体系化、任务型科研攻关。

        二是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功能作用,抓好三器样板示范推广,建好科技经纪人、职业经理人、科学家+工程师三支队伍,完善全链条全要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科创成果、科创项目、科创企业,构建总窗口、高新区、创新平台一总多区多平台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秦创原的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

        三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加快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创新联合体等,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产业集聚力,助力产业集群化发展。健全科技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支持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完善风险补偿、投资担保等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投融资平台和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加快建设人才池,推行校招共用等模式,支持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四是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开展新一批大科学装置预研。加快组建旱区农业、能源、材料、半导体等陕西实验室,扎实推进空天动力、含能材料陕西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支持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健全完善陕西实验室体系。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落户陕西。

        五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制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活动的工作措施,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建设全产业链创新平台,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支持国有企业提升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力度,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建好上市企业培育库,对拟上市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服务。

        六是深入推进三项改革出台三项改革政策2.0版,将政策适用范围拓展至公益一类科研院所;探索设立横向结余经费资金池”“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新模式。举办重点高校院所专场路演,开展三项改革路演地市行,建立路演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体系,采取以演代评方式给予项目支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科技厅将自觉肩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发挥陕西科教、人才、区位等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注入新动能。谢谢大家!

        李惠:谢谢王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开始提问。

        陕西日报提问: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自强,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作出了专门部署,请问我省在这方面有何具体举措或打算?

        王军: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也谢谢陕西日报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省是科教大省,科技资源富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结合贯彻落实习近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以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更大步伐的行动自觉,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落实落地。

        一是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投入和项目管理机制,持续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立有组织的基础科学问题选题机制和科研攻关方式,探索直接委托科技创新基地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机制,力争产出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前瞻部署和系统部署,聚焦我省优势学科,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等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问题的超前部署,突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加大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倾斜,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在农业、材料、能源、网络信息、制造与工程等领域和行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问题。不断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实施省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项目,鼓励支持青年学者申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二是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将重构实验室体系,推进空天动力、含能材料陕西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围绕旱区农业、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扎实推进在陕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化省重点实验室布局。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先进阿秒光源、电磁驱动聚变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预研;布局建设一批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汇聚创新资源,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统筹推进西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三是加快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子集成与光子制造、新能源汽车、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北斗导航、作物育种等23条领域,聚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技术瓶颈,采取企业联合、厅市联动等方式,持续部署实施一批“两链”融合重点项目,一体化部署配置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坚决打赢制约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上是我的简要介绍,谢谢。

        李惠:请继续提问。

        各界导报提问:您好,我是各界导报记者。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作为秦创原建设的主要任务,能否简要介绍目前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和下一步推动建设的思路。

        王军:这个问题请区域创新处处长夏学礼同志作介绍。

        02.png

        夏学礼同志回答记者的提问

        夏学礼: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秦创原建设的关注。大家知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将“三器”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主要目的是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加力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

        去年3月份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贯通资源联动、打通体制联动、聚合要素联动、区域协作联动、孵化全程联动”“五个联动”的工作思路,先后支持建设了沣东、碑林环大学创新街区、西安高新区电子谷、硬科技企业社区、咸阳创业湾等5个立体联动孵化器,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光机所、空天动力研究院等牵头组建了6个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围绕新型显示、氢能等布局30余个共性技术平台、创新联合体等,打造两链融合“促进器”样板集群。目前,各类载体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落地6家地市飞地孵化器、15家企业、高校转化平台,年底将入驻近200家科转企业。咸阳创新湾立体联动孵化器签约科转项目近100个。碑林环大学创新街区成为国家首批创新街区试点,与17所高校院所签订共建协议。

        当前,秦创原建设正处在成势见效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拓展“三器”建设的内容和内涵。

        一是支持各市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支持西咸新区提升总窗口集聚辐射效能,打造“三器”样板集群,培育建设一批秦创原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示范平台。支持各市(区)以高新区为主阵地,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打造秦创原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构建形成“一总多区”发展格局。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加快推进咸阳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支持宝鸡建设两链融合示范区、杨凌打造旱区农业创新示范区、西安发展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等。

        二是布局建设一批“三器”示范平台。发布“三器”建设试行方案,按“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支持建设10家左右各有特色的立体联动孵化器,支持各市(区)与西咸新区总窗口互设“飞地创新中心”“飞地园区”等协同创新平台,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合作建设合作交流平台。

        三是持续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培育。促进各类载体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形成梯次布局,2023年建设30个左右区域承载、高校孵化、院所支撑、企业主导型的专业特色孵化载体,建设5家左右省级大学科技园,全省省级以上双创载体布局达500家以上,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提供更好的场地和更优的服务,助力我省科技型企业实现倍增。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李惠:请继续提问。

           国际在线提问:大家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我省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请问我省在下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工作方面有哪些部署?

           王军:这个问题请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同志作介绍。   

        03.png

        马云同志回答记者的提问

        马云:谢谢您的提问。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以来,我省多部门、多单位协力推动,推广工作深入扎实,政策举措不断完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愈加活跃,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三项改革”正成为陕西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的思路,聚焦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持续深化改革,着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体系。我们将聚焦“不会转”,力促“转成功”,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2.0版本,在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湖北、北京、上海、安徽等做法,出台设立横向结余经费资金池、“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赋权+转让”等创新政策,支持更多科技成果落地。

        二是继续开展“三项改革”项目团队系列路演活动。我们将在2023年全年举办不少于50场“三项改革”专场路演、地市行等活动;设立“三项改革”支持专项,对路演项目按照“以代评”的方式进行遴选、给予支持,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变成产品、走向市场。

        三是明确“三项改革”的重点范围。聚焦重点产业,突出重点院校,遴选20家左右高校、院所集中推进,在省属高校院所中遴选3-5家“三项改革”试点示范单位,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并下放立项权,以试点示范高校为主体推动优质项目转化。

        四是提升“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全链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路演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了解项目团队诉求,协调予以解决。进一步丰富产投、创投、风投等金融产品,努力为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五是发布“三项改革”试点典型案例。加强对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示范机构、专业人才等的宣传,营造推进“三项改革”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总结凝练“三项改革”可复制推广经验,在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条例中予以体现和化。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李惠: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中国城市报提问:您好,我是中国城市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请问下一步我们在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王军:这个问题我来介绍。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以及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充分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教育、科技、人才首次进行一体化部署,为新时代做好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促进我省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建设人才高地的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是继续为科研人员放权赋能。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让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科研攻关上;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松绑放权,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组织方式,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等试点范围,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和潜能。

        二是继续为科研人员加油助力。搭建好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各领域人才效能。我们将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攻关,聚焦我省主导优势产业和优势学科,部署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工程,为科研人员攀登科学高峰、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实施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构建人才梯次培养体系,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点也是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部署和要求的。支持青年科技人员担当重任,加大省杰青、青年基金等计划的项目数和资助力度,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项目中担纲领衔的比例,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通过一系列项目的部署、平台的建设、体系的搭建,让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有平台、出彩有舞台。

        三是继续为科研人员搭台铺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三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将加快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强政策集成和机制创新,完善“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全链条科创服务体系,布局建设一批“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努力将秦创原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平台。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刚才政策处马云同志对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明年的一些举措做了具体的介绍,我们想通过“三项改革”机制上的突破,为科研人员转化成果、孵化企业、创办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深入推广“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攻关模式,支持一批背靠高校院所、面向产业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促进各类人才跨专业、跨领域、跨单位、跨区域开展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程,让科研人员能够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在三秦大地上。

        通过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简要介绍这么多,谢谢。

        李惠:感谢几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