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我们集中力量建设了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确保了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特别是工程质量和水质保护方面。在建管期,依靠强有力的政府组织,河南和湖北两省移民34.5万人,做到了“不伤、不亡、不漏、不掉一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强抓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监管,确保工程如期通水。江苏、山东、陕西、湖北、河南等水源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了水质达标。这些都是南水北调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经验。
工程全面通水五年来,在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调解下,南水为工程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去转型跨越的新契机。在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巨大活力的同时,也拓展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的新内涵。
成绩来之不易,成绩已成过去。站在新起点,我们要秉持担当和使命,再出发续写新的篇章。
一方面,南水从“补充水源”到“主力水源”角色的转变,对工程的安全运行要求更高。探索水下检修技术和加快调蓄水库建设,保证不间断安全供水,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中原城市群、“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践,沿线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加期望。加快后续工程建设成为未来南水北调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完成“四横三纵”的水资源总体布局是南水北调人的历史使命。
再出发,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正确认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集团公司组建进程,构建南水北调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发展格局。
再出发,需要坚持节水优先,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工程调水量和受水区分配水量,厘清受水区的用水需求和节水潜力,挤压出多余的“水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也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再出发,需要坚持创新原则。要抢抓战略机遇,瞄准未来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沿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加快打造南水北调品牌。要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机制,让后续工程担当起“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拉动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新属性。
再出发,需要坚持生态优先。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着力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使华北地区地下水由降转升。下一步,要督促有关地区加快配套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推进受水区地下水压采。
只有深刻洞悉水与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唇齿相依,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和谐共生。而和谐共生,恰恰是南水北调事业未来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的方向。
新起点,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