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华灯初上的时候,小区突然停电。翻箱倒柜找出一支红色的蜡烛,等我终于把它用融化的蜡油固定在书桌上,凭窗眺望,小区里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窗子里,大都已经摇曳着诗意的烛火。也有暂时找不到蜡烛的人家,这时候会打开手机的照明功能,这样窗子里映出来的便是刺目的强光,在一片悠悠的烛火之中显得分外孤独。
在中国古典诗人的笔下,这一点小小的烛火,却寄托了太多的情感活动与审美想象。这摇曳温情的独属于古代的灯盏,已经成为今天的人们能够遥想的最浪漫最美好的美学意象。
记得中学时代,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无题》,其中有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随即抛出问题:在写相思的诗中出现蜡烛有何用意?当时年少不谙世事的我并不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今天再一次读来,便读出了诗人对恋人那种“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的情谊。我对你的思念,像春蚕吐丝般,直到吐丝殆尽的时候才会完结;我对你的思念,像蜡炬摇曳般,直到最后那滴蜡燃烧殆尽的时候才会完结。
同样是蜡烛,杜甫笔下有“乐极伤白头,更爱深红烛”的诗句。人生到白头,多少艰难困苦万事休,这个时候便更能够体会到一盏红烛独特之美——它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它永存一种温暖的力量。
漫漫长夜,凭窗独坐。这个时候,有一盏红烛相伴,才是慰藉和惬意的。那些从摇曳的烛火中闪现出来的一幕幕镜头,一个个人物,一片片光亮,正是我们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思念与牵挂。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烛火的意象除了给人以光明、温暖额慰藉,还会因为它的脂泪流溢而让人产生共情。这可以是相思的眼泪,可以是奉献的眼泪,可以是牺牲的眼泪,也可以是漫漫长夜耗尽、唯有一人独坐的孤独的眼泪。
此时我们适合翻开一本书,烹上香茶一盏,心无旁骛,静坐独照,一直读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天荒地老。
十几分钟后,光明再次覆盖了整个小区。那点未来得及吹灭的烛火,在白炽灯的映射下显得微弱而昏黄。那些能够“自剔灯芯”的岁月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在21世纪灯火璀璨的都市生活中,烛火带着它暗淡的光亮隐退到了黑暗之中,隐退到一个不经常打开的抽屉里,隐退到除了停电几乎想不到它的角落里。然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那点悠悠的红烛,仍旧是我们在夜深人静、孤独寂寞时最蕴藉的关怀与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