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某次和前辈讨论起写作来,我惭愧道:“与前辈相比,我们所写的文章实在是思想浅薄、文笔稚嫩,或许只有多年的积累才能写出有真正深度的文章。”前辈却鼓励道:“年轻人的笔触自有年轻人的独特之处,有无限的憧憬和新奇,这是你们的优势。”我便放下心来动笔了,以我手,写我心,写一些关于防汛抗洪幼稚但却真诚的思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绘了人生三重境界,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约是知、行、得三重境界。而在一线防汛经历中,有知有行有得,便是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对于我们每位新职工而言,03·8洪水是传说一般的存在,前辈们的回忆拼凑出一个模糊的样子,珍贵的影像资料更展示出洪水肆虐的直观面貌。听说那时支流决口,洪水涌入田地、村舍,受灾群众流离失所;听说前辈们在堤防上待了近两个月,夜夜睡在满是蝎子和老鼠的土坯房里,甚至只能在雨中裹着编织袋背靠着备防石休息;听说华州区全县饮用水告急,一线的同志们也只能接点雨水烧开煮面来吃……条件苦吗?自然是比现在苦得多的,但每位前辈在回忆的时候,脸上都带着一样的怀念、欣慰与骄傲的神采,这种动人的神采或许就是作为江河人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初入单位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发展、薪资待遇、单位环境等现实问题,就在了解03·8洪水以及其他数次抗击洪水的历史后,我们开始意识到水利事业的深远意义和身为水利人的重大使命。
因为知,所以需要行。我们需要沉淀,更需要历练。2021年的秋汛期,渭河流域连日的阴雨很快便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河水暴涨的渭河边,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这句话。我们就像初入江湖的“菜鸟”,目之所及满是新鲜和新奇的事物,总是叽叽喳喳讨论不休。而一旁的爱民叔却淡定地踱着步,在没至小腿的流水中步履稳健,仿佛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不管大家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能给出解答,那是丰富的工作经历编纂而成的“武林秘籍”,是无数次“知”与“行”孕育的结晶。而我们,才刚刚启程。
学习观测水位、学习挡水闸运行原理、学习与地方政府协作沟通……我们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们明白了书记为什么常常不听大家的劝反而坚持不休息,明白了理军哥只能通过手机监视器关注瘫痪在床的父亲时的矛盾心情,明白了谈起03·8洪水时前辈们脸上的那种神采。看到自己上报的水位被记录在册、看到“防汛技术指导”的标志牌来回穿梭在大堤上、听村民们对佩戴着防汛工作牌的我们说“辛苦了”,所有的疑惑和懵懂都在一个个切实的行动中找到了答案。
渭河恒久流长,她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江河人从稚嫩走向成熟,总有人年轻着,也总有人守护着,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带着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回到这里。
得|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人类和自然到底哪一方更加强大呢?
有一日,连绵了数日的阴雨终于停了,阳光涤荡了人们心中的阴霾。从堤顶路向远处望去是一幅绝美景象,浸泡在洪水里的玉米就像是一丛丛湿地芦苇,随风轻摇身姿,静谧而美好。虹销雨霁、霞光如锦,落日余晖在水面上晕开一层金黄色的暖光,又被波纹打碎成一粒粒钻石。自然界中许多越是美丽的事物越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眼前风光亦是如此,这是灾害造就的景色,洪水里浸泡着的是农民们辛苦栽种培育的庄稼,我欣赏美景的心也沉了下去。
洪水褪去,控导工程被破坏得面目全非,道路截断、树石狰狞。达尔文说:“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没有比江河人更明白水的强大能量,曾经人类在面对水灾时如同蚍蜉撼树,现今依托于日新月异的设备设施和科学技术,水灾过后哀鸿遍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了,但洪水的威胁从不曾消退,人类的恐惧也从未消失。
而人类这边呢?我想起某个夜阑时分,拖着困倦的身体去看水位的路上,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歌声,氤氲在静谧的夜色中。听说是堤防上值守的地方工作人员在狭小拥挤的车上无法入睡,一边巡查大堤一边安抚自己地哼着歌,“苦中作乐才是士的本质”,歌唱的其实并不好听,但这种乐观的态度却使我会心一笑。那时我又联想到北拾工程的进坝路边,那里倾倒了一排排被洪水裹挟而来的玉米,离开了土壤滋养的玉米粒在被洪水浸泡了几天后,居然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在汹涌奔流的洪水面前,这些小绿芽显得既脆弱又坚韧,就像人类,就像生命。
到底是自然更强大还是人类更强大呢?我决定不再去纠结这个问题。因为我看到一个个江河人永远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求真笃行、常备不懈,也永远保持着乐观勇敢的江河胸怀,和衷共济、天人合一。水至真,人至善,人水结合方为至美,这便是独属于江河人的真、善、美,是我作为江河新人积淀下的第一堂课。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涓涓细流才能日积月累、汇聚成渭水汤汤;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莘莘学子方能蜕变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渭河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