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纳入《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目录(第一批)》的保留项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为宣传推广各达标县(区)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深入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国节水办官网特开设“县(区)委书记谈节水”专栏,发布县委书记署名文章,分享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做法。陕西各地市县委书记积极响应,分别发布署名文章,交流陕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做法。
四强化巩固达标 狠抓节水型社会建设
陕西三原县委书记 李华林
三原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接壤地带,总面积576.9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耕地52.6万亩,全县中等干旱年需水量1.56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2亿立方米,缺水量0.36亿立方米,是陕西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的县区。近年来,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省市关于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部署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宣传教育,扎实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全县节水的良好风尚。三原县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的强大保障。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方案,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亲自督、促落实,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强力攻坚,全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城市供水管网改扩建、工业节水改造、校园节水等节水工程,应用推广管道灌溉、微喷灌、雨水收集利用、插卡式饮水机、工业除磷节水设备等节水技术,全面巩固提升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二是强化执行监督,严控用水总量。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必须加强用水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管理,严控用水总量和强度。三原地处关中城市群的弧心位置和黄金区段,是省会西安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商贸物流繁荣、企业数量多、用水量较大。近年来,三原县先后制定出台《计划用水管理暂行办法》《节约用水暂行办法》等文件,编制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监管,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执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有效防止了超计划用水,年度用水均控制在1.4亿立方米红线以内。
三是强化节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依然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必须加快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三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量不足350立方米,水资源极度短缺,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能源与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在农业节水方面,坚持以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更新计量设施,累计发展节水灌溉3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13万亩;工业节水方面,采取分级计量、改造管网、建设水循环及中水回用系统等措施,全面提高了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生活节水方面,加大老旧管网的改造力度,全面推行节水器具,严格计量管理,更新改造10镇63个行政村供水管网550公里,升级安装智能计量设施2万余户。年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66,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水平分别为80升/人.日、63.5升/人.日。
四是强化节水宣传,提升全民意识。人民群众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三原县是陕甘宁革命老区,西北地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渭北根据地所在地,红军主力改编誓师东渡抗日的出发地。不管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改革开放年代,三原都坚持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动力源。近年来,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以及科技宣传月为抓手,通过宣讲“六进”、设立广告牌、悬挂横幅、新闻媒体专刊专栏、节水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节水知识,着力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建设了东三路、盐店街节水宣传一条街,形成了全社会爱水节水护水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节水单元创建活动,创建了陕西达利、陕西健力宝等重点行业节水型企业17家,节水型公共机构63家,节水型小区5个,节水型校园3所,其中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8家、公共机构4家、居民小区1个。特别是实施的正谊中学节水校园项目,在咸阳市水利、教育行业和全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原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健全节约用水制度,细化用水管理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扎实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