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省政府 > 新闻发布会

        省扶贫办主任张荣珠发布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情况

        来源: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5-10-19 15:16

        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10时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主任张荣珠发布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陕视察,专门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6月又在贵州提出“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具体要求。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扶贫开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纳入全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加强领导,高位推进,改革创新,精准扶贫,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一、新阶段陕西扶贫开发呈现“六大亮点”

        我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从1994年到2000年的“八七”扶贫攻坚;二是本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三是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新阶段扶贫开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扶贫开发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省扶贫开发特别是新阶段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脱贫步伐明显加快。从2011年新《纲要》实施以来,4年来,我省国家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4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5%下降到13.4%;省级标准下贫困人口减少38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6%下降到17.7%。特别是随着精准扶贫不断深入,贫困人口减贫逐年加快,2011-2014年省级标准下贫困人口分别减少65万人、86万人、114万人和115万人,贫困人口减贫逐年加快。

        二是移民搬迁深入推进。从2011开始启动实施陕南、陕北避灾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13年又把秦岭北麓和渭北旱塬纳入全省移民搬迁大盘子,移民搬迁全面展开。陕南地区实施“交钥匙工程”、陕北地区提高补助标准、关中地区突出“三无户”安置,全省“五保户”实行集中安置供养,特困群众优先得到安置。4年来,全省累计搬迁38万户134.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1.9万户85万人,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抓扶贫、不再简单复制农村、从根本上挖掉穷根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三是专项扶贫更加精准。我省自加压力在西部省份首个制定了高于国家的新扶贫标准,将扶贫标准从国家的2300元提高到2500元,受益人口扩大了124万人,并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建立省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4年来,全省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3.2亿元,扶持200多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培训安置20多万贫困家庭“两后生”就业,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6.65万人,在2070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发展到2006个,专项扶贫精准到村到户。

        四是片区攻坚持续加力。坚持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编制了片区攻坚规划和实施规划,在全国率先出台片区支持政策,对片区县一般转移支付系数提高10%。大力实施村级道路畅通、安全饮水、农村电力保障等10项行业扶贫项目,截至2014年底,各地各行业部门共启动实施1500多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我省三大国家级片区累计完成投资4431.6亿元,片区面貌和发展环境正在快速改变。

        五是社会扶贫得到加强。4年来,34个中央单位向我省50个重点县派出挂职扶贫干部80多人次,投入引进资金3.72亿元;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单位直接投入引进资金19.88亿元;市县单位共向贫困地区直接投入资金39.2亿元,引进资金26.2亿元。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组织3000多家企业结对帮扶3328个低收村,累计投入12.4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7800多个。驻村联户扶贫共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20.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29万个。

        六是工作机制趋于完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改革六大扶贫机制:创新扶贫开发考核机制,下调了GDP考核分值权重,将贫困人口脱贫数量、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制定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方案和特困人口的兜底脱贫政策。建立干部驻村联户扶贫机制,出台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完善了单位包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联户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全面下放项目资金审批权限,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直接切块到县。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互助资金、财政资金担保的投融资机制,放大贷款额度。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制定出台了落实《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的意见,完善社会扶贫资源筹集、配置、使用等机制。

        二、2015年陕西精准扶贫聚焦“六个精准”

        今年以来,我省扶贫开发把握关键环节,聚焦“六个精准”,全力实施精准扶贫,预计全年可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一是扶持对象精准。进一步核实了贫困人口,更新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精准分类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摸清了贫困残疾人、老年人、大病患者和贫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学生(中职生)等五类特殊贫困人口底数。延安市对建档立卡中26%的贫困户进行了核实替换更新。

        二是项目安排精准。加大移民搬迁、产业扶贫、能力建设等项目力度,探索试点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项目,专项扶贫项目瞄准在册贫困户,扶持发展150万人;教育、医疗、救助等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努力覆盖全部符合条件贫困人口,扶助200多万人;乡村道路、饮水安全、旅游扶贫等行业扶贫项目向贫困村倾斜,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加快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确保了贫困村贫困户在到村到户扶持项目中直接受益。

        三是资金使用精准。全面下放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审批权限,今年全省切块下达到县财政扶贫资金92%以上,资金使用直接惠及扶贫对象。延长、志丹、麟游等县专门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精准扶贫政策意见。全省47个县建立了3.32亿元风险担保金,确保贫困户能贷到款;投放扶贫贷款11.71亿元,其中小额到户扶贫贷款8.84亿元;400个互助资金协会开展了融资抵押业务,与有关银行合作累计发放贷款3.47亿元。

        四是措施到户精准。坚持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带动贫困户增收。积极协调落实兜底政策,对缺乏发展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兜底脱贫。延安市设立了4.5亿元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专项资金,对贫困人口每年补助1000元。镇安县自筹4000万元建立扶贫贷款储备金,今年向贫困户投放无担保贴息贷款1.83亿元。

        五是因村派人精准。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在7162个低收入村开展干部驻村联户扶贫,选派驻村干部20524人,组织13.5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23.5万贫困户。向68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 “第一书记”, 进一步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六是脱贫成效精准。精准认定了2014年度减贫人口,分解落实了2015年国家和省级扶贫标准下的65万、100万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着手制定扶贫对象脱贫认定退出办法。各级将扶贫开发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延安市将对县区的扶贫开发考核分值从2分提高到 5分,并实行扶贫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下一步精准脱贫着力“五个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省委5号文件的要求,针对各类贫困人口的不同需求,着力“五个措施”,实现精准脱贫,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不掉队。

        一是实施“造血扶贫”。坚持短平快项目与长效项目相结合,做到贫困地区有主导产业,贫困村贫困户有增收项目,贫困劳力有就业岗位。对有劳动能力、发展条件和脱贫意愿强烈的贫困户,通过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资金直补等方式,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对缺乏经营能力的零就业家庭,通过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和企业爱心岗位,实现就业稳定脱贫。积极开展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共建基地、购销合同、服务协作等带动贫困户脱贫。

        二是实施“搬迁扶贫”。对长期居住在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多发、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户,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持续推进大规模移民搬迁。加大搬迁力度,抓好移民安置房建设;落实好特困户、“三无”户、五保户安置政策;按照“保基本、按标准、分阶段、抓统筹”的要求,扎实搞好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加大产业开发和创业就业扶持力度,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三是实施“兜底扶贫”。对贫困老年人,按规定全面发放基本养老金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全面发放残疾人专项补贴;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安排专门资金资助其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努力扩大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保障基本生活。

        四是实施“教育扶贫”。改革创新“雨露计划”培训方式,加大贫困对象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贫困家庭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助学行动,对贫困家庭的中高职在校生和高中生进行生活补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扶贫对象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助学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通过职业培训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六个一”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加快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五是实施“责任扶贫”。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强化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将贫困地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绩挂钩,不断强化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实行干部驻村联户扶贫责任制,强化驻村帮扶责任,坚持不脱贫不脱钩。

        女士们、先生们,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十年扶贫《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谢谢!

        责任编辑:殷誉玮

        返回顶部
        电脑端

        陕ICP备1004160号 网站标志码6100000017

        陕公网安备 610102000169号

        省政府办公厅主管 省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承办

        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 029-639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