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非常感谢贵委对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第110号)收悉。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现答复如下: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三年来,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实现“两位数”“双下降”,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连续三年“三下降”,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事故损失。
应急管理部门从组建至今,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开局创新。当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省极端天气呈现多发趋势,自然灾害形势异常严峻,并且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这给构建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一)关于应急管理体系方面
2019年以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边组建、边应急、边提升”,机构改革和应急管理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省、市、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全部组建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和人员转隶基本到位,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局共核定行政编制1575名,市县两级应急管理机构共下辖事业单位337个,共核定事业编制4023名。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按照“上下基本一致”调整至应急管理部门,基本理顺了体制机构。目前,宝鸡航空护林站、延安黄陵航空护林站已批复划转,商洛丹凤航空护林站还在协调推进过程中。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新的机制形成,各项工作运转基本顺利,优势日益显现。
为解决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机构不全、职责不明、队伍不强等突出问题,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省应急管理厅在深入基层调研、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请省委、省政府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陕办发〔2022〕9号)。
《若干措施》以组织网格化、制度规范化、责任清单化、考核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强基层应急队伍、物资保障、社会动员和科技支撑为重点,提高基层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3年,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网格化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健全。乡镇(街道)实现“六有”,做到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村(社区)实现“三有”,做到有网格员队伍、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六级“监测预警、信息报送、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等实时联动指挥调度和工作闭环;到2025年,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关于应急救援处置方面
2021年7月经省政府同意出台全省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完成森林草原火灾和地震地质灾害等10个专项预案,6个地市总体预案基本完成,全省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建成27支省级、239支市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延安市县两级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建队率100%;协调西藏、新疆、甘肃三支森林消防队伍1080人次驻防陕西,租用11架救援直升机驻场246天。与晋甘宁三省区建立合作机制,与驻陕央企、省属企业和驻军、武警、消防建立抢险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与省级多部门建立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应急保障机制。
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圆满完成宝鸡酒奠梁隧道塌方涉险事故救援,10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第一时间启动响应,赴大荔决堤现场指挥抢险救援,调用33台大型抽水设备支援排涝;模块化调派驻防陕西的西藏、新疆森防队伍投入洛南、蓝田、勉县参与防洪抢险救援;省航空护林中心调度5架直升机飞行94架次空降人员、空投物资参与蓝田救援;组织省重型机械救援队330余人驰援河南抗洪救灾。指挥应对宝鸡陇县关山大峡谷滑坡等35起地质灾害救援工作。
(三)关于防灾减灾方面
“小切口”立法《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防灾避险人员安全转移规定》,建立了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会商研判和预警响应发布机制,印发了全省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机制和关于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八大工程”,率先修订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累计创建348个国家级、627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基层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
2021年,全省遭遇了60年以来最强汛情,面对疫情和极端天气灾害明显增多的双重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功应对22轮强降水过程和历史最强秋汛,先后启动省级1次Ⅲ级、3次Ⅳ级防汛应急响应,累计组织122.16万人次撤离避险,洪涝人员伤亡比近10年平均值减少58%;成功处置镇巴县700万方滑坡等9起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起数、过火面积、受害森林面积同比分别下降77.92%、75.34%和81.21%,筑牢了人民生命安全的“大堤”。
(四)关于监测预警方面
省应急指挥大厅建成投用,部省市县四级指挥信息网和视频调度系统贯通,综合应用平台(一期)等7个重点项目投入使用,524万余家企业数据和1520路视频信息联网接入,178家危化品企业和25家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测预警。西安启动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水电气暖和城市内涝5个专网实时监测。
综合利用气象预警数据,定制火险形势预报,通过公网、手机短信或微信等形式发布。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指挥员安装“千里眼”(“智慧林火”APP),利用卫星核查热点,第一时间掌握火情。积极采用直升机加无人机进行“察打一体”巡护,进一步提升预警时效。
(五)关于防灾减灾教育方面
广泛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深入宣传应急文化,开展应急演练,使应急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我省12个地市、20多个单位分别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发放资料和应急包、悬挂横幅、张贴挂图、播放视频、现场咨询、参与式避险逃生演练,向社区群众普及逃生避险基本技能。
(六)关于物资储备方面
应急物资储备由30多个部门和单位承担,按照“三定”职责,我厅主要承担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地震救援、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物资管理。当前,省、市、县、乡和绝大部分城市社区都有不同量的物资储备,国家(应急部)也在我省渭南库做了物资储备,基本能够满足20万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但在社区一般只储备部分消防器材和简单的救援器具等。
(七)关于安全城市建设方面
西安市作为国家安全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副市长为副组长,38个市级部门、21个区县(开发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制度,建立创建评价体系,将国家标准47类137项细化为104类1170项,开展城市安全风险专项调研评估,紧盯较大以上风险点建立“一图两清单”,绘制城市风险一张图,完成了《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其它各市也认真学习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教训,普遍修订预案、开展演练、加强隐患风险排查和预警预报。同时,积极开展自建房、天然气安全专项整治,全力保障城市安全。
二、下一步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各级减灾委、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和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职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落实检查、考核、评估等各项制度。要学习总结各地自然灾害防治、应对的经验教训,落实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形成组织指挥扁平化、防范救援一体化、信息发布窗口化的工作模式。
(二)强化基层应急管理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分区域、分灾种确定风险点,将省市县乡(镇)村(社区),编织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密而不漏的风险防控网格,实行定点、定人、定责管理,构成“动态式”“联动式”网格化管理,形成“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的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三)强化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的首要环节。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形成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大力提高极端气象灾害的精准度。要优化预警信息发布方式、拓展发布渠道,提高信息覆盖率、精准度和实效性,强化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特定时间的精准发布能力,打通预警发布的“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基础建设
落实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我省“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八大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启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防灭火综合性保障基地建设、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示范县创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物+产能”物资储备模式,建立运转高效的联动保障机制,增加各级防汛抢险物料储备,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五)补齐救援能力短板
“十四五”期间,全省部署了“一主九副”10个区域性救援基地,填补充实重点救援力量。要以历史灾害事故数据为基础,以应急救援任务需求为牵引,系统谋划、合理布局,重点打造测绘、地质灾害排查、重型机械、煤矿、危化、森林草原火灾等专业救援队伍。同时,要加快推进航空救援体系和“三站一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应急部和周边省份,加强区域救援协作,推动陕西应急力量走出去。
以上回复不尽全面,望多指正。再次感谢贵单位对陕西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应急管理厅
2022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