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问题一直是各级领导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近期,我们采取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秦巴中高山区岚皋县蔺河镇立新村培育发展魔芋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是贫困地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前提和保障、发挥能人效应是关键、形成紧密型利益链接机制是动力、拓宽增收渠道多业并举是重要路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培育特色产业 贫困地区 脱贫致富 路径
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山僻壤的贫困村如何才能走上快速脱贫致富之路,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秦巴中高山区岚皋县蔺河镇立新村立足资源禀赋,2007年以来大力发展魔芋特色产业,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举突破万元大关,其做法值得贫困地区学习借鉴。
一、立新村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情况透析
立新村位于岚皋县蔺河镇政府以东1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16户1175人,耕地面积3785亩,林地面积5200亩。六年前,该村还是一个典型而落后的传统农业小山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魔芋产业不景气,种植面积户均仅有0.3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
岚皋县发展魔芋过程中曾因白绢病、软腐病“两大病害”大面积发生而导致种植规模锐减,一度跌入低谷。对此,该村在县镇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对村域经济、资源优势、自然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研判,毅然决然选择了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发展魔芋特色产业,着力探寻魔芋种植、育种、深加工等极具特色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经过对比分析,他们成功探索实践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林下和坡耕地种植技术,促使全村魔芋种植面积连年上台阶。2007年以来种植面积由600亩跃升至今年的4800亩,魔芋价格也由0.7元一直上扬至2.3元左右,仅魔芋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60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0%以上。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50元。村干部说,“其实我们立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就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
该村产业发展及农民收入情况呈现以下明显特点:
一是以魔芋为引领的特色产业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70%。立新村通过培植魔芋特色产业,不仅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环节的收益,而且也分享到了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带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与此同时,他们还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运输业,积极发展个体经营。村上依托正大企业,探索出“公司+农户”的有效养殖模式。2007年以来,全村生猪存栏依次为1200头、1600头、2000头、2600头、3200头,今年增至3800头。
二是外出务工产生叠加效应,工资性收入占比呈快速上升势头。该村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另一个重点项目来抓,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并采取领导抓、能人带、信息引、典型推、服务促等办法,促进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同时,他们还积极发展物流、商贸、餐饮、货物配送、连锁经营等服务业,带动农民向城市、城镇转移就业,富裕农民。
三是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增加,占比稳中有增。近年来,岚皋县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地膜玉米、农机具购置、退耕还林补贴、农村低保等各项惠农政策,农民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该村农民收入构成中,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达到8%。
二、成功探索魔芋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一是探寻魔芋种植新技术,着力培植壮大产业。该村支书王永成从2007年开始就大胆尝试魔芋林下育种、大田种植和房前屋后堆坑栽植技术。经过实践,林下魔芋育种不仅出苗率高,而且产量高而稳定,更重要的是大面积种植还能降低“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病率,同时探索并尝试采用化学药剂除草一举试验成功。目前,该项栽植技术不仅在全县得到推广应用,而且已辐射到陕南大部分县区和四川、重庆等接壤地带。
二是建立健全合作组织,突出全程跟踪服务。该村2007年成立了魔芋专业合作社,每年与魔芋加工企业、种植户签订“保收购、保护价”购销协议,给种植户吃“定心丸”,并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管护服务,开展病害统防统治。销售时节,合作社组织人力到各村民小组上门收购,统一销售。实践证明,“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既稳定了市场、增加了村民收入,又为魔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诚实守信经营种子,不断开拓市场空间。村上紧紧抓住林下魔芋种具有高产优质和富硒的特点,积极探索总结魔芋种的储存、包装等经营方式,由村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分类、统一精选、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着力打造“岚皋富硒魔芋种”品牌,做到了保质量、保出苗、送技术上门服务,让购种者放心,促使岚皋林下魔芋种的声望迅速传播。目前该村魔芋种远销陕南其他县区和四川达州、重庆城口地区,每公斤价格也由原来的3元钱提高到目前的12元。
三、启示与思考
(一)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前提和保障。
立新村群众实现增收生活富裕,主要得益于县镇政府的扶持和村两委会班子作用的发挥,以及建立发展特色产业的长效机制。一是政策扶持促发展。县上每年安排产业无偿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县级部门、镇办、企业投入各类无偿资金500万元,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魔芋的积极性。二是种植大户示范辐射带动促发展。县上对大田种植魔芋5亩、林下育种10亩、养猪50头的大户,发放5万元贴息贷款,对涉农企业大户发放贴息贷款20万元。县镇每年还开展大户调查巡礼、致富典型评选活动,村民在身边就可以学到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产业大户。三是加快土地流转促发展。全村流转土地2800亩发展规模经营,有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了魔芋产业发展。
(二)培养新型农民发挥能人效应,是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
该村在着力探索魔芋规范化栽培技术和育种上狠下功夫,着重培养一批乡土能人和种植大户。一是他们在重点探索魔芋栽培技术的同时,还担当起镇上乃至岚皋县魔芋种植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的重任,王支书义务到陕南其他县区、以及四川、重庆等省区讲授推广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岚皋魔芋种的品牌知名度。二是“面对面”搞好技术培训。一方面利用县镇政府每年列支的专项经费,对广大种植户进行培训,同时还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邀请市县农业技术专家进村入户开展魔芋种植、畜禽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懂技术、会管理的劳动者2万余人次,使全县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基本都掌握了一至两项农业实用技术。三是“手把手”搞好技术服务。该村借助县魔芋研究所和技术推广站平台,定期组织全县魔芋重点基地开展培训,确保每个基地村都拥有一名技术员。
(三)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及芋农间形成了紧密型利益链接机制,是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持久动力。
一是村魔芋专业合作社上联加工企业,下联种植户,一方面与龙头企业签订产供销合同,另一方面还筹措资金,重点搞好肥料、种芋及粗加工等中介服务,为种植户及时解决生产和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具体问题。二是推行“订单”种植,确保种植户的生产收益,消除其后顾之忧。如2011年该村魔芋订单保护价为1.8元/斤,而在合作社的组织协商下,龙头企业最终以市场价2.3元收购,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三是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企农互动、合作共赢。企业把魔芋基地作为原料库和第一车间,既促进了基地规模的扩张,又保障了企业加工原料的来源,还节省了企业收购鲜芋的长途调运费用,使企业和种植户实现了双赢。又如开发中高端魔芋精粉、休闲食品的明富、康森魔芋精加工企业,通过这一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基地为支撑、农户为基础的魔芋产业发展格局。
(四)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着力形成以魔芋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立新村在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办企业,拓宽村民就业渠道。近年来,该村抢抓岚皋县兴办工业园区的机遇,招商引资办起了立新光伏等企业,新增劳动力就业近百人。目前,全村形成了三分之一农户发展魔芋产业、三分之一进企业或外出务工、三分之一自主创业(开办商店、农家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村上的8辆大型客车、12辆中型农用车从事运输和服务业,年收入近百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来源。
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蔡理让
课题组成员:曹可清 刘永和 王正权
赵子厚 李 凡
执 笔 人:曹可清 赵子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