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9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国家发布了涉及陕西的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17项。我们通过系统归纳,整理研究有关陕西发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规划对陕西的功能定位,明晰了十一个地市(区)的发展定位,明晰了陕西需要发展的主要产业。为了贯彻落实好国家规划,我们就全省重点发展高端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及区域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国家规划 功能定位 产业 建议
陕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决定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国家涉及我省的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17项。其中,整体性规划2项:《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经济区规划6项:《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呼包鄂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2014-2025)》、《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生态区规划3项:《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连片特困地区规划4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西部重点城市新区规划1项:《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新型城镇体系建设规划1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一、 国家规划对陕西的总体定位
归纳起来,国家规划对我省的总体定位是: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文化教育中心、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
工业方面: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重要的冶金基地、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
农业方面: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发展区。
服务业方面: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
文化方面:全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科技方面: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循环经济创新示范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生态方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重点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重点区、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体制方面: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优势资源开发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创新区、科技扶贫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新型城镇化方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国家“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城市群和节点城市。
二、国家规划涉及陕西的重点区域
(一)重点经济区:
1、丝绸之路经济带。摘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功能定位:
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规划范围:重点涉及我国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北的6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3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5省,以及内陆重庆共18个省市自治区。
总体要求: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2、关中-天水经济区:摘自《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功能定位: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规划范围:包括陕西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k㎡,直接辐射区域涵盖全省。
总体要求:在优化结构、增效降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聚集创新要素,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强国际通道和内陆口岸建设,形成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战略空间。
3、呼包鄂榆经济区:摘自《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和《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
功能定位:
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北方地区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高地。
规划范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的榆林市,共13个市的59个县区。总面积38.5万k㎡。
总体要求: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改善生态与保护环境,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主动转型。
4、陕甘宁革命老区:摘自《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
战略定位:
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区。
规划范围:包括陕西延安、榆林、铜川和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等8 个地级市,以及陕西富平、旬邑、淳化、长武、彬县、三原、泾阳等9 个县(市),总面积19.2 万k㎡。
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入活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良好、能源资源集约开发、人民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
5、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摘自《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2014-2025)》。
战略定位:
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规划范围:包括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带的黄河沿岸,包括运城市、临汾市、渭南市和三门峡市“三省四市”,面积5.78万k㎡。
总体要求: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关系为重点,以共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建、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6、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摘自《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战略定位:
水源保护区。主要是水源保护核心区和涵养保护区。禁止开展易造成水污染的生产活动,严格控制采矿、采伐等。
生态农业区。包括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区域。重点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
集聚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区、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实行最严格用地制度。发展二三产业和循环经济。
规划范围:包括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43个县区市,以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十堰市的9个库区县、市、区为核心区,包括陕南全部28个区县在内的34个县市区为影响区。规划面积11.13万k㎡。
总体要求:加快湖北十堰、陕西安康、汉中、商洛、河南邓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人口和经济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
(二)重点生态区:
1、黄河上中游地区:摘自《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区域范围:包括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 71 万k㎡。黄土高原位于本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加强原生植被保护,增加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和沙化扩展,合理调配水资源。
2、长江上中游地区:摘自《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区域范围:本区包括江西、河南、湖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约 133 万k㎡。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加强源头和河流两岸防护林建设,提高林草植被质量,防控山洪地质灾害,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3、三北风沙综合防治区:摘自《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毛乌素沙漠生态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范围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扩大至包括陕西在内6个省(区、市)。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榆林市榆阳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地带。
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保护荒漠生态,恢复草原生态,合理调配水资源,增加林草植被。严格控制超采地下水,保证生态用水,遏制并逐步修复下游生态。
4、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秦巴山地区开展以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减少林木采伐,恢复山地植被,保护野生物种,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
5、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采,保持并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的平衡,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6、国家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涉及我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周至、太白山、子午岭、长青、汉中朱鹮、佛坪、天华山、化龙山、牛背梁、桑园、青木川、陇县秦岭细鳞鲑等;国家森林公园有天台山、天华山、朱雀、南宫山、王顺山、五龙洞、骊山、牛背梁、天竺山、紫柏山、少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有翠华山山崩景观、延川黄河蛇曲、洛川黄土,及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共计30个。
(三)连片特困地区:
1、秦巴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涉及我省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太白县,汉中市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汉台区等10个县区,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等10个县区,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等7个县区。
战略定位:区域交通重要通道、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区、科技扶贫示范区、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吕梁山片区:《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涉及山西和我省榆林市横山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在内的20个县。均属于全国严重水土流失县,其中17个县被纳入限制开发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战略定位:革命老区发展振兴区、旱作农业与特色农产品基地、优势资源开发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创新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重点区、重点生态区。
3、六盘山片区:《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涉及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及我省宝鸡市扶风、陇县、千阳、麟游,咸阳市永寿、长武、淳化集中连片特殊苦难地县市区69个。总面积15.27万 k㎡。
战略定位: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循环经济创新区、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重点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四)西部重点城市新区:
西咸新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明确规划范围:包括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战略定位: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主城功能新区、现代生态田园新城。
三、国家规划涉及陕西的城镇体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它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陕西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桥通道横轴,包昆通道纵轴线上,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中片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城镇体系布局中明确提出构建由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三级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组成的城镇体系。
1、核心城市:
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文化教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金融中心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西咸新区。全国一流技术研发基地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西北以外向型高端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产业新区;世界秦汉文化中心、周秦汉唐文化综合展示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区域。
2、次核心城市:
包括宝鸡、铜川、渭南、商洛和杨凌示范区。
宝鸡市。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生态园林城市。
铜川市。区域性建材中心、交通枢纽和果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渭南市。发展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
杨凌区。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3、三级城市:包括韩城、彬县、蒲城、华阴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吸纳周边农村富余人口,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中小城市。
4、重点镇:靠近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矿业和旅游业,实施“关中百镇”建设工程。
5、一般镇:其他建制镇,重点提升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能力,促进城镇发展。
(二)陕北片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在城镇体系布局中,明确提出陕北组团发展,这个区域包括榆林、延安、铜川市及富平、三原、泾阳县,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人口801万人。
1、中心城市:
榆林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能源、煤化工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中心、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宜居生态示范城市。
延安市。加强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2、小城市:县级城市,重点实施城市给排水、污水、垃圾收运与处理、燃气、集中供热、公厕改造、城区绿地等建设项目,吸引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
3、重点镇:支持培育一批红色文化、旅游度假、民俗风情、商贸流通、特色手工艺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城镇。
(三)陕南片区:《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在城镇体系布局中明确,重点建设十堰、汉中、巴中三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广元、安康、商洛、陇南等重点城市,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县城或中心镇。
1、中心城市:
汉中市。建设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重要的物流中心,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2、重点城市:
安康市。建设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和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和富硒农产品基地,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中心。
商洛市。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新材料工业基地、秦巴中药材生产基地,建成秦岭南麓生态旅游城市。
3、重点城镇:发展区位条件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关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吸纳人口、集聚经济。
四、对我省落实国家规划的产业建议
根据国家规划对我省的功能定位,结合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建议我省产业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如下:
基本思路:落实国家规划,重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大交通带动大商贸,以大旅游拉动大消费,以大消费引领大生产,以大市场推动大产业。坚持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并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高新技术与信息化手段并举,重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高端能源化工产业。适度有序发展煤制天然气、烯烃、乙二醇、甲醇和煤炭间接液化及其衍生物下游产品等现代煤化工,促进向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转化延伸,促进高端化工加速成长,构建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体系。产业区域布局以榆林、延安为重点。
(二)新能源汽车与输变电产业。汽车产业发挥混合动力汽车与新能源电池的牵引作用,以做大做强整车、延长产业链、提升省内配套率、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输变电重点发展高端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产业区域布局以西安、宝鸡等关中地区为重点。
(三)航空航天产业。坚持干线、支线、通用飞机发展并举思路,加快发展航空零部件、机载设备、机场设备、导航与空管设备以及新材料等配套产业,为整机制造、改装、维修及飞行提供支撑。航天产业,重点培育民用卫星应用产业和特种技术产业。产业区域布局以西安阎良国家航空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汉中航空产业园为重点。
(四)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依托三星项目发展配套产业,向上下游扩张产业链,带动集成电路、元器件、电子材料、多语言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同时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促进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产业区域布局以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及各地智慧城市试点为重点。
(五)生物医药产业:依托陕药集团、步长集团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和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力量,重点在生物检测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领域,将优势生物医药资源转变为优势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区域布局以西安高新区、杨凌示范区、渭南、陕南三市为重点。
(六)新材料产业。重在延长产业链和整体应用,构建钛及钛合金、钼及钼合金、镁铝合金、硅材料、高性能碳纤维、金属铌钽等产业链,打造“中国钛谷”、“中国钼都”、“中国镁都”。产业区域布局以西安、安康、汉中、商洛等为重点。
(七)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文化市场,建设特色文化园区;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大旅游格局,发展红色游、文物游和山水游。同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科技服务和制造服务等服务业。产业区域布局以西安、西咸新区为重点。
(八)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杂粮干果、设施蔬菜、优质果品、中药材、奶畜产品等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粮油、果蔬、畜禽、奶制品等深加工业。产业区域布局以关中平原、渭北台塬、汉中盆地、陕北高原、秦巴山地等为重点。
同时,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引进外部资本和先进技术,承接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国内外资金、品牌和管理,合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和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