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把稳就业促创业作为首要任务
助推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和社会秩序恢复
省政府研究室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宝鸡市早部署、早行动,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同时,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多措并举,精准施策,集中精力稳企业稳岗位稳就业,建立全链条稳就业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有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取得阶段性显着成效。我们最近对宝鸡市稳就业促创业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提早行动精准施策稳定就业基本盘
宝鸡市在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稳就业工作专班,提早部署,1月29日,出台促进市域内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按照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思路,多措并举,夯实责任强力推进稳就业促创业各项工作。今年1-4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563人,完成年任务(4.2万)的2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2%以内,控制在省控指标(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9.7万人。就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向好。
一是突出重点群体稳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9年7月至今年3月,全市共实名登记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13171人,目前已就业12241人,就业率为96%。聚力农民工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精准帮扶,打好就业脱贫攻坚战,目前全市贫困劳动力28.5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9.7万人,自主创业1861人,灵活就业3.2万,农业就业3.4万人。建立城镇和农村公益性岗位为主的公益岗位体系,“托底”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难题,稳定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万人,其中安置贫困劳动力7338人,开发临时性防疫公岗安置就业3800人。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全市退役军人就业9.06万人(劳动年龄段退役军人9.183万人)。
二是双向调度配合保用工。首先,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开设重点企业用工招聘专区,动态监控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复产用工情况。对缺工人数多、新上项目开工等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用工指导服务,协调解决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用工604人,帮助企业解决阶段性急需用工需求。其次,组织返岗抓输出。逐镇、逐村、逐户、逐企摸排劳动力供需情况,切实保障农民工返岗就业,开展务工人员“点对点、一站式”定制化包车,累计输送353车次,接运外出务工人员5338人;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29.2万人,应返尽返。第三,就地就近促吸纳。加大援助帮扶力度,落实村镇工厂(社区工厂)租赁费、水电费和一次性就业补贴等政策,全力促进村镇工厂(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复产复工、达产达效,促进滞留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累计创建村镇工厂84家、就业扶贫基地127家,吸纳就业1.7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00人。
三是援企减负降本稳岗位。“减、免、返、缓”政策到企到人,即报即办,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活力,恢复和稳定就业。今年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6.1亿元,涉及945户企业15万人。目前,已争取失业保险省级调剂金6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096.58万元,惠及731户企业67187人。全市共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3.48亿元(其中:养老保险31197万元、失业保险1295.98万元、工伤保险2299.52万元),预计到6月份减免额度将超过4.3亿元以上。
四是线上培训招聘优服务。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通过服务团线上服务、业务办理线上审批、企业培训线上开展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1.44万人次,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紧盯企业复产前后集中求职、集中用工的重要时段,推广应用“宝鸡就业”APP,创新开设“宝鸡市网上招聘超市”,先后开展网上招聘活动56场次,发布就业信息438次,组织3599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9.7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1454人,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打烊”。
二、当前稳就业面临的新问题和严峻挑战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疫情导致就业缺口进一步加大,依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受疫情影响较大。新增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能力下降,本地新增就业岗位满足供给有限,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同比下降1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0.29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稳岗压力加大。特别是占全省经济总量45.8%的服务业受到了强烈冲击,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等行业仍在恢复中,带动存量就业不足。
三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下降。疫情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比去年同期少转移就业2万人左右。更重要的是,农民收入中工资收入占40.6%,如果不能及时返岗就业,将会对农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四是重点群体就业困难增加。受疫情影响,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更加困难。以高校毕业生为例,受疫情影响,线下招聘推后以线上招聘为主,面试组织和人岗对接不畅,网络招聘局限性较大。
五是稳就业面临新挑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改进就业服务手段等方面迎来新挑战。
三、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创业的对策建议
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是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要主动作为,创新就业形态,确保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一是搭建重点群体网上招聘、线上培训平台,开展百日服务攻坚,推送千万岗位,提供职业指导“云课堂”、线上培训课程、在线政策专栏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二是强化分类指导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指导高校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供需对接,促进人岗匹配、精准就业。扩大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规模,帮助今年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三是启动实施农民工返岗清零行动,持续用力推进农民工返岗就业,加大转移就业交通补贴落实力度,确保应补尽补。引导无法外出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文化旅游、特色手工艺等新业态,通过大力培育小微企业、合作社、居家手工艺作坊、村镇(社区)工厂等形式,优先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就业,实现群众“村镇生活、村镇就业”。组织暂时无法外出的农民工从事特色养殖、精深加工、生态旅游、新就业形态等,实现就业增收。四是“一对一”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确保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力促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
(二)在促进就业上,稳企业、增岗位、保就业。坚持把稳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落实减负政策,加大对企业减负力度,加快实施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标达效,以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公共服务业等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推动重点行业吸纳就业,循序渐进带动其他行业和地区就业。推行“需求调查+招工服务+技能培训+稳定就业”用工服务模式,在市县安排引进重大项目时,主动介入,及时跟进,发挥重大项目拉动就业的作用。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通过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小店经济”。
(三)在职业培训上,突出实用性、体现特色化、提升就业率。做强培训管理,整合人社、农业农村、教育、文旅、商务等部门培训资源、项目和资金,用好就业服务平台,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做大职业培训规模,加快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宝鸡市现代制造业、优势主导产业、县域现代农业、特色手工艺等行业培育产业工人。做亮中期技能培训模式,采取市级集中办班和县区办班相结合,扩大覆盖面,确保应培尽培。做实培训就业率,推进培训就业“二合一”,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就业培训和线上培训,组织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以工代训,提高就业质量。做响“宝鸡技工”品牌,实施“双返生”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加强对接,促进技能成才、技能就业。
(四)在创业扶持上,承接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打造升级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规模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引导“双创”要素投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入挖掘推广“企业内创、院所自创、高校众创”创业创新模式内涵,举办承办各类创业创新大赛,深化“大赛+基金+孵化”模式,落实“以赛代评”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助推创业创新。加快县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建设,巩固提升12个县级和40个镇级创业中心标准化建设水平,为各类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和“一站式”创业服务。支持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创业就业,鼓励引导农民工返乡回乡创业,以重点人群的突破带动面上创业主体的倍增。
(五)在服务方式上,加快信息化、推进智能化、提升便捷化。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就业管理与服务全程信息化,推广应用“宝鸡就业APP”,开展“线上线下”公共专项活动,打造“掌上就业”“云上就业”。开展农民工实名制信息核查工作,建设全市就业实名制平台,全面掌握全市城乡劳动力技能、就业情况,推进智能化人岗匹配。加快就业信息系统与扶贫、工业、教育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好与各类企业、技工院校、劳务中介等信息资源的衔接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就业动态实时监控。
(六)在机制改革上,管基础、抓就业、提水平。发挥市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稳就业工作专班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上下联动,形成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合力。下功夫整合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能和平台服务功能,管好用好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助理员两支队伍,以镇街为单位,以社区(村)为单元,实行就业网格化管理。发展市场就业机构作用,探索组建政府或社会性劳务扶贫公司,发展各类劳务合作社,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拓展就业服务覆盖面,推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清单和标准规范,打造城市就业“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就业“30分钟服务圈”,提供覆盖全民、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