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宝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发展情况调研
宝鸡市政府研究室
近年来,宝鸡市按照“1553”工业发展战略,聚焦建设“宝鸡丝路汽车名城,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大力实施“一城两区五基地”规划,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取得了较好成绩,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基础,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宝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依托蔡家坡经开区和宝鸡高新区,全市集聚了陕汽商用、吉利、银河消防、保和防务等12户整车企业和法士特、汉德车桥、北方动力、金鼎铸造、宏立至信等300多户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中轻型载货车、中高档SUV、专用车等为主导产品,变速器、车桥等关键汽车零部件并重发展的产业集群。
2.产业链条稳中有增。随着宝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基本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内部竞争加剧及政策、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下,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拓宽,汽车发动机、蓄电池、座椅、线束等零部件从无到有,实现了质的突变和量的提升,仅吉利汽车落户宝鸡后就吸引配套企业36户。
3.产业效益持续增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宝鸡“四个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效益不断增长。2020年全市实现整车产量17.93万辆,同比增长17.53%;零部件产业全年产值410.48亿元,同比增长22.9%;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680亿元,同比增长21.50%,占全市GDP29.8%。其中:吉利汽车生产整车13万台,实现产值123.88亿元;陕汽商用车生产整车4万辆、驾驶室11.28万台,实现产值123亿元,创历史新高;汉德车桥产值73.74亿元;法士特重型汽车变速器实现产值83.69亿元。
4.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陕汽商用、吉利、法士特、汉德车桥等汽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不断开拓市场,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陕汽商用占全国商用车市场份额15%左右、排位第四,吉利博越年销量仅次于哈佛H6,汉德车桥连续5年产销规模居全国车桥行业第一位,法士特年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跨出国门,走进欧洲、南美洲、东南亚、非洲、中东、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国重器”“重装智造”走向了国际舞台。
二、宝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存在问题
1.本地配套率不高。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尚不完整,特别是汽车电子、轮胎、汽车玻璃等零部件产业链条断档,芯片成为卡脖子的致命短板。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不足,一台整车生产需要1万多个零部件,但全市仅有300多户零部件企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自主配套率低,陕汽商用发动机全部来自玉柴、潍柴动力,汽车玻璃、轮胎90%在山西、湖南、山东等地采购;汉德车桥本地配套率仅有10%。
2.研发能力还不强。受地域、薪酬和环境等因素制约,企业引才难,留住人才更是难上加难,科研人才缺乏,高精尖人才严重匮乏,陕汽商用公司硕士学历研发人员仅占4%左右,博士人才更是难得一见。研发投入不足,2020年陕汽商用研发投入占企业总产值2%,汉德车桥占2.7%,远远低于国内研发投入平均水平。研发平台欠缺,吉利、汉德车桥等企业的研发中心都不在宝鸡本地,其他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研发中心,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在核心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上难以突破。企业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士特、汉德车桥等企业自动化率60-80%,本地小企业自动化水平更低,生产技术不高、管理理念落后,装备能力不强、质量标准不高、成本管控不细、配套能力不够,不能很好满足本地企业需求。
3.品牌影响力不大。总体而言,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规模相对偏小、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法士特仅生产重、中、轻型卡车配件,宝鸡吉利仅有博越系列一个品类,且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全市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知名度不高,除了吉利、陕汽商用、法士特、汉德车桥等龙头企业外,其他中小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品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市场影响力较弱,产业承载力不强,品牌溢价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高。
4.基础设施不完善。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零散,除了蔡家坡和高新汽车产业园外,扶风、眉县、陇县、千阳等县区都分布有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未能完全发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的路、气、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园区暖、气仍未通达,断头路问题依然存在,蔡家坡渭河大桥单边通行,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输。园区周边学校、医院、商场、休闲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到位,给企业员工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三、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1.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实行链长牵头、部门负责工作机制。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方案、一名市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成立由一名市级领导为链长,市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招商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宝鸡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链长制”,由发改委、工信局分别牵头,聚焦补齐产业链短板和突破关键领域,确定产业链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制定汽车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财政局负责保障产业发展资金;招商局负责企业招引和落户工作;交通局、住建局、国土局、蔡家坡管委会等负责园区建设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做好相应服务;全面加强对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资源和要素的组织协调,合力推动产业链形成闭环。实行“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由产业链链长负责,围绕产业链加快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优化人才链、完善政策链,精准绘制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路线图,推进产业链“无链”生有、“弱链”变强、“断链”连通、“短链”延长,着力拉长、锻强、植优产业链,全力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建立链长信箱平台,强化联企服务,精准发力,精细服务,企业及时反馈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切实打通产业链堵点和断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围绕产业招商建链。打造专业招商队伍,一方面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精挑细选汽车制造专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协调整合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专业招商人员,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政企联合,共同推动产业链招商。聚焦目标精准招商,按照“招商地域精准化、招商链条精准化、招商企业精准化”思路,紧盯国际汽车及零部件龙头、核心企业,瞄准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的吉林、湖北、上海、广州、天津、北京、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区,围绕汽车整车厂及电子电器、内饰件等高附加值零部件企业,密切跟进衔接,能整体“搬家”的搬过来,愿单品“出嫁”的娶过来,达到招来一个、引来一串、带动一片的产业发展效应,不断壮大宝鸡千亿汽车产业集群。
3.聚焦关键科研强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建立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研究院,加大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科研院所、名牌高校、核心企业协同合作,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积聚创新研发实力,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研发能力。要把企业作为科技研发主体,鼓励企业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在宝鸡建立研发中心,聚力支持协同攻关、融通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支持企业培育科创飞地,鼓励发展“反向科创飞地”,引导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沿海地区创建创新园、孵化器等,探索“研发在沿海、生产在宝鸡”“孵化在沿海、产业化在宝鸡”的协同发展模式。强化研发攻关,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在核心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培育一批专特精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搭建共享平台。探索“互联网+汽车”新模式,构建互联网汽车信息交互平台,加快完善数据库,实现企业与市场相关信息高效共享交互。建立宝鸡市汽车协会,把企业、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等紧密连接起来,推动市域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互联互通,加大交流合作,共享产业发展信息、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促进企业共建共享共赢。建立现代化工厂。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汽车产业园5G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建设,聚力发展智能工厂和智慧车间,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生产制造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
4.对标短板配套补链。加强自配自给。支持汽车产业链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整车和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拓展建设相关配件生产线,提高零部件自配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值效益,保障企业自身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大并购合作。鼓励企业主动与世界前沿科技接轨,与优质零部件企业联营,围绕“产品配套、企业急需、技术瓶颈、行业高端”开展并购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把外部配套转化为内部配套,把短板弱项转化为发展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产业联盟。建议省政府建立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真人平台_正规365没有黑钱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发挥全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企业加强合作,实现省域内汽车产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互相配套,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以产业链整体强带动地市局部强。
5.紧盯下游协同延链。做强汽车物流。发挥宝鸡市区位和交通优势,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专业物流和配送中心,支持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完善物流网络体系,为生产企业提供高效配送服务,提高配送时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加大汽车营销。支持宝鸡汽车品牌4S店发展,对宝鸡汽车本地配套率40%以上的4S店,按照每辆购车款10%的标准予以支持补助。支持举办世界型、全国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大会、展览会、产品对接会、新产品或新技术发布会等,为产业发展聚人气、造氛围,多方位宣传推介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汽车金融。加快发展一批汽车金融公司,做大做热汽车金融市场,鼓励汽车金融机构开发经销商库存融资、汽车消费贷款、汽车租赁和汽车保险等多种类型的汽车金融产品,刺激汽车消费,激发产业活力。
6.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十四五”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产业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消费市场需求,研究制定宝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谋划布局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基础产业项目,在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等产业链基本要素上加快谋划保障,在技术、人才、材料等产业链发展要素上加快抢占资源,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宝鸡落地生根。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支持宝鸡现有的传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生产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围绕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等核心零部件和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着力引进首批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不断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汽车销售、汽车金融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造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7.强力支持集群发展。强化基础配套。立足长远,编制汽车产业园升级规划,扩大园区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新建一批标准化厂房,完善园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加快配套优质教育、医疗、住房、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生活服务资源,提升承载力和吸引力。设立发展基金。市财政出资1亿元,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各个环节发展的奖励。对落户宝鸡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或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入驻园区的零部件企业,用电价格下调10%,以税收返还方式兑现。加快人才引进。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汽车产业关键领域,对行业领军型、高学历后备型、专业成长型等不同类型人才,按照人才引进的顶格政策标准,实行分类弹性奖励机制,全面保障人才及子女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待遇,帮助解决其配偶工作,鼓励引进人才本地落户。同时,积极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型、契约型”等人才共享引进模式,辅助推动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支持。对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专利申请方面,按照科研成果级别实行梯级以奖代补,市内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抵扣增值税。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支援企业政策,鼓励市属事业单位相关科研和技术人员留职留薪三年,到零部件企业参与科技研发,企业研发收入归个人所有,加快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
课题组组长:董华
成员:马兴忠 孙玉峰